當前位置:杭州奧科環(huán)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>>技術文章>>消毒柜的工作原理
消毒柜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殺滅餐具、廚具等物品上的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設備,其工作原理主要圍繞“殺菌消毒"展開,不同類型的消毒柜原理有所不同,常見類型及原理如下:
一、高溫消毒柜(最常見類型)
利用高溫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失活,達到消毒目的,具體過程:
(一)加熱升溫
通過內置的電熱管(如石英管、不銹鋼加熱管)通電發(fā)熱,將柜內溫度升高到特定范圍(通常分為兩類):
1、低溫高溫消毒:溫度一般在120℃左右,主要殺滅細菌繁殖體、真菌等。
2、高溫消毒:溫度可達120-170℃,能有效殺滅包括芽孢在內的各類微生物(芽孢對高溫抵抗力強,需較高溫度和一定時間才能殺滅)。
(二)保溫殺菌
溫度達到設定值后,消毒柜會保持該溫度一段時間(通常15-30分鐘),確保微生物被殺滅。
(三)散熱冷卻
消毒結束后,部分消毒柜會自動斷電,待柜內溫度降至安全范圍(一般低于60℃)后,用戶方可打開柜門取物。
二、臭氧消毒柜
借助臭氧的強氧化性破壞微生物的細胞結構(如細胞膜、DNA等),實現消毒,原理如下:
(一)臭氧產生
通過臭氧發(fā)生器(利用高壓放電使空氣中的氧氣分子分解為氧原子,氧原子再與氧氣分子結合形成臭氧O?)產生一定濃度的臭氧。
(二)臭氧擴散
臭氧氣體在封閉的消毒柜內擴散,滲透到餐具的縫隙、角落,與微生物充分接觸。
(三)氧化殺菌
臭氧的強氧化性會破壞微生物的酶系統(tǒng)、蛋白質結構,導致其死亡,可殺滅細菌、病毒、真菌等多種微生物。
(四)臭氧分解
消毒結束后,消毒柜通常會開啟通風或分解程序(如利用催化劑將臭氧分解為氧氣),使殘留臭氧濃度降低至安全范圍(避免對人體呼吸道造成刺激)。
三、紫外線消毒柜
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破壞微生物的遺傳物質,原理如下:
(一)紫外線產生
通過紫外線燈管(主要發(fā)射波長為253.7nm的紫外線,此波長對微生物殺菌效果強)產生紫外線。
(二)照射殺菌
紫外線照射微生物時,會穿透其細胞膜和細胞核,破壞DNA或RNA的分子結構(如導致核酸鏈斷裂、堿基結合錯誤),使微生物無法繁殖而死亡。
(三)局限性與輔助
紫外線穿透力較弱,只能殺滅物體表面的微生物,對餐具內部、縫隙處的微生物殺菌效果有限,因此部分紫外線消毒柜會搭配臭氧或高溫功能,以增強消毒效果。
四、組合型消毒柜
為提高消毒效率和范圍,很多消毒柜會采用多種消毒方式組合,常見組合有:
1、高溫+臭氧:高溫殺滅表面微生物,臭氧滲透到縫隙處殺菌,適合多種材質的餐具。
2、紫外線+臭氧:紫外線殺滅表面微生物,臭氧補充殺菌,適合不耐高溫的餐具(如塑料、玻璃制品)。
不同類型的消毒柜適用場景不同(如高溫消毒柜適合陶瓷、不銹鋼餐具,臭氧/紫外線消毒柜適合不耐高溫的材質),其核心原理均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破壞微生物的生存條件,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。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